每年夏秋季
这种病又出来“兴风作浪”了
而且专盯着
6月龄至5岁的宝宝下手
宝宝一旦感染就会——
脚底长满小红点
手掌上冒出疱疹
口腔疱疹
发烧、食欲不振
↓↓
手足口病
真的是让宝宝浑身难受
展开剩余85%01
出现典型症状
可能是手足口病
▼
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:手掌、足底、口腔或臀部出现聚集、散在的皮疹、疱疹。
一般为突起的小水泡或突起的小颗粒,周围有炎性红晕,疱疹内液体较少,皮疹可能伴有瘙痒,但不会感到疼痛,皮疹消退后不结痂、不留疤。
口腔黏膜疱疹容易破溃后形成溃疡,导致患儿因疼痛而拒绝进食。
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手足口病主要传染源,隐性感染比例大,且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。
02
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样
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
▼
①直接接触传播:可通过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皮肤(疱疹液)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餐具、奶瓶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引起感染;
②呼吸道飞沫传播:如咳嗽、打喷嚏等;
③粪口途径传播: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。
03
感染了手足口病怎么办?
7步教你有效护理
▼
①做好隔离措施,避免交叉感染
②保证水分摄入,防止脱水
鼓励患儿多喝水,可适当给予淡盐水(冰水可以减轻疼痛)、酸奶、稀释的果汁等,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。
③关注体温变化,及时做好退热处理
定时测量体温,如果体温超过38.5℃,可采用物理降温(使用退热贴、湿毛巾轻轻擦拭身体)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,避免不必要用药。
④皮肤护理
一般手足口病的皮疹是不痛不痒的,无需特殊处理。建议保持患处皮肤的干燥清洁,勤换衣物和床上用品;穿柔软透气的衣物;剪短打磨指甲,避免患儿抓挠导致其他部位的感染。
⑤口腔护理
避免食用刺激性大和硬度较大的食物,建议选择清淡、易吞咽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如米粥、蒸蛋等,进食后可以引导患儿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,帮助清洁口腔,减少疼痛。
⑥心理安抚与支持
患儿可能因疼痛和不适而感到焦虑和烦躁,家长应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安抚,可以通过倾听音乐、讲故事、做游戏等方式分散注意力。
手足口病期间,必须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动态,观察是否出现重症的早期征象。一般情况下,大多数患儿为轻症,1~2周内可自愈,家长无需惊慌,密切观察,对症处理即可。
04
出现以下情况,立即就医
▼
✎持续高热:体温>39℃,常规退热效果不佳;
✎神经系统异常:精神萎靡、眼球震颤或上翻、呕吐、肢体抖动、吸吮无力、站立或坐立不稳等;
✎呼吸异常:呼吸急促、呼吸苦难等;
✎循环功能障碍:心率增快(>160次/分)、出冷汗、四肢末梢发凉、皮肤发花等。
⚠如果出现发热超过3天、精神萎靡、呼吸急促等症状,应迅速去医院就诊。
05
日常做到6点
科学预防手足口病
▼
①勤洗手:外出玩耍回家、饭前、便后都要按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。
②卫生饮食:不喝生水、不食用生冷食物,不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;蔬菜、水果一定要洗干净后再食用。
③少聚集: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。
④多通风:每日开窗通风至少2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
⑤常消毒:定期清洁和消毒接触频繁部位、日常用品,包括孩子的餐具、衣物、玩具等。
⑥打疫苗: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-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,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,推荐6月龄~5岁儿童尽早接种,但对于其他血清型鲜有交叉免疫。
来源:健康广东
发布于:北京市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